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我在乱世做权臣第254节

事实上,如果不是赵国在短时间内快速壮大,接连拿下卫国和东梁并与西梁达成默契,成为九州国力最强盛的国家。

赵国越来越多的奇货城,肉眼可见的能带来巨大的利益,连带着燕国都能凭借位置接近赵国第一座奇货城,掌握数道关卡,从中获利。

燕臣未必肯承认他们与赵国同源。

否则当初永和帝刚称帝的时候,这些燕臣也不会三天一封讨逆书,恨不得将永和帝的家谱翻出来,挨个骂过去。

就连在洛阳传承数百年的宋氏,也没逃过燕臣的墨水。

在燕国还占据上风的时候,燕臣都是发自内心的认为,赵国的叛臣连与他们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。

短短十四年过去,赵国蒸蒸日上,不仅陆续扩大领土,甚至能让西边的部落和氏族心服口服的为赵国做事。

赵国永和帝‘大可汗’之名,传遍西域三十六国。

反而当年坐拥两州之地的燕国,陆续经历晚年失去雄心壮志的庆帝,没有半点本事,只知道盯着赵国狂吠,死后还不忘在燕国脸上写个‘羞’字的孝帝后,又迎来同样没有半点本事,甚至连身为帝王该做什么都不知道的明正帝。

燕国说是‘飞流直下三千尺’也不为过,再也不见当年北地霸主的风采。

被赵国吞并已经是必然,燕臣们唯一的指望,唯有在燕国国破后,不至于就此回家养老,还能在朝堂效力,且不会被赵臣瞧不起。

明正帝发疯几个月后,也逐渐冷静了下来。

他坐在皇位上,居高临下的望着他的臣子们。

这些人亲手将他推上皇位,却没人在乎他失去皇位的时候,是不是连命都保不住。

他想活下去,不求像梁王那样仍旧手握大权,至少要像安平王那样,做个富贵闲人。

明正帝十分清楚,所谓孝帝弑父篡位,赵皇拨乱反正,都是赵国攻打燕国的借口罢了。

就算赵国永和帝真的想给庆帝报仇。

弑父篡位的人是孝帝,与他有什么关系?

如果赵国真的不承认他的帝名,将他当成普通的燕国宗室,他的日子反而会好过许多。

明明都在为自己考虑,明正帝与燕臣却阴差阳错的达成共识。

在赵军打到洛阳城下之前,他们必须从赵国手中争取到主动权。

起码不能让赵国轻而易举的得到燕国百姓的承认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