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92章 入阁人选

“传旨,宣李文琦觐见”,永安帝朝身边的李进忠吩咐道。

“遵旨”,李进忠欠身一礼,转身而去。

待他走后,永安帝又拿起那道奏折,蹙眉问道:“依你看,李文琦此人如何?”

贾瓒想了下,道:“李阁老生性沉稳,为官多年也并无大的过失,民间对其评价较为平和。”

“能力上或许不如庞阁老,却行事四平八稳,善听人言。”

这段话需要从多角度的去理解。

什么叫生性沉稳,就是这个人平时话不多,存在感不强。

为官多年并无大的过失,说明此人大毛病没有,小毛病不断。

民间评价平和,意思是这个人在民间就没什么人去关注他。

至于四平八稳和善听人言,也就是说这个人没什么特长,比较平庸,耳朵根子也软,没什么主见。

这样的一个人当了首辅,自然是不够格的。

可拿来当一个傀儡,却是相当的合适。

永安帝也听出了他话中意味,缓缓的点头。

民间有言:入阁拜相。

在大梁,内阁首辅实际上的权力和职能,其实就是前宋时期的宰相。

不同的是,宋朝的宰相有正副之分,大梁首辅的权柄有次辅和内阁阁员分润。

一个首辅能有多大权力,全在于他自己够不够强势。

若是镇不住下面的次辅与阁员,他这个首辅,也就只是个摆设罢了。

永安帝性格强硬,很有主见与抱负。

这种帝王,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首辅或宰相,只需要有人去准确传达与执行他的命令就好。

也就是说,李文琦这个傀儡,不仅顾、马二人想让他去当,永安帝也是这个想法。

在投靠永安帝之前,庞弘手握大权,朝中许多事其实都是由他自己去决断。

跳船之后,他深知永安帝的性格,也就摇身一变成了个应声桶。

也就是永安帝看中了他在朝中威望,这才暂时留他一命。

只是朝堂三番五次来弹劾于他,再加上他名声实在太臭,现下已经成了永安帝这边的一大负担。

再死保下去,说不定还会连累永安帝自己的风评下降。

这是永安帝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。

前几天永安帝突然向远在江南的于承东下旨,让他将江南改稻为桑一案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